在学习技术时,总会有一个简单程序 Demo
带着我们入门,所以参考着官网例子,带大家快速熟悉 Flink
的 Hello World
~
说明一下,项目运行的环境如下:
OS : Mac
Flink Version : 1.9
IDE : IDEA
Java Version : 1.8
下面来讲下关于环境准备,如果是 Windows
的用户,请参照每个步骤,找到适应自己的安装 or
启动方法。
1 环境准备
首先我们默认已经安装了 Jdk 1.8
和编码工具 IDEA
,下面来讲如何安装 Flink
和建立脚手架。下面展示的项目代码已经放入了 Github,可以下载进行本地运行
1.1 安装 Flink
|
|
检查安装是否成功以及版本号
|
|
接着以单机集群模式启动 Flink
|
|
然后访问 localhost:8081
监控界面(1.9 版本更新了 UI):
1.2 创建项目
这里推荐的是使用 maven
进行构建,在命令行中输入如下内容(# 号后面是说明,请不要输入):
|
|
如果按照官方的例子填写,那么你将得到如下的项目结构:
|
|
如果是自己自定义的,包结构会不一致,但是通过脚手架创立的,pom
文件中预置的依赖都将一致,引入了 Flink
基础开发相关的 API
,然后通过 IDEA
打开该项目目录,就可以开始我们的 Hello world
。
2 开始项目
首先交代一下待会的流程,编写程序代码,启动 netcat
命令来监听 9000 端口,启动或提交 Flink
程序,最后监听日志输出信息。
2.1 项目代码
Demo
的代码作用是监听 netcat
输入的字符,然后进行聚合操作,最后输出字符统计
|
|
简单说明一下,上面出现了 SocketTextStream
套接字字符 数据源(Source),接着是 算子(Operator): FlatMap
(一个输入源,可以输出零个或多个结果)、KeyBy
(按照某字段或者 tuple 元组中某个下标进行分类) 和 sum
(跟翻译一样,就是进行聚合汇总) ,最后输出
2.2 开启 tcp 长链接
为了模拟流数据,我们造的场景是不断往 9000 端口输入字符,Flink
程序添加的数据源是 SocketTextStream
(套接字字符流)。
在你的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
|
|
有关 netcat
命令的用法,请看参考资料第二条,这里的作用就是打开 TCP
长链接,监听 9000 端口
2.3 启动 Flink 程序
刚才第一个步骤中,已经编辑好了程序代码,第二个步骤也已经启动了一个 TCP
客户端,启动 Flink
程序有两种方法:
2.3.1 本地调试
使用 IDEA
的好处很多,代码补全,语法检查和快捷键之类的。我经常使用的调试方法就是添加一个 psvm
的 main
方法,在里面写执行代码,最后点击绿色的启动按钮~
如果不需要调试,想直接看结果,选择第一个 Run
,但有时不确定代码执行过程和出错的具体原因,可以通过第二个选项 Debug
进行调试。
这是本地开发经常使用的方法,进行结果的验证。
2.3.2 提交到 JobManager
前面我们启动的是单机集群版,启动了一个 JobManager
和 TaskWorker
,打开的 localhost:8081
就是 JobManager
的监控面板,所以我们要通过下面的方式,将 Flink
程序提交到 JobManager
。
这里教一个简单的方法,我们通过 mvn clean package
进行打包后,可以在 IDEA
集成的终端标签栏下提交我们的程序:
由于每个人的绝对路径都不一样,所以我们通过 IDEA
的终端,它会自动定位到项目的路径,然后执行时填写相对路径的 jar
包名字即可
|
|
-c
参数是指定运行的主程序入口,接着我们去查看监控面板,可以发现任务状态已经处于监控中:
顶部信息讲的是运行程序名字、时间、时间线、配置参数等信息,底下 Name
一栏,说明该程序逻辑步骤(读取数据源,进行映射处理,使用 keyBy 和聚合运算,最后输出到【打印 sink】)
2.4 输入数据 & 验证结果
前面验证了程序正常启动,接下来我们来验证输入和输出
先来监听输出,进入 Flink
的日志目录,接着通过 tail
命令监听任务执行者 TaskWorkder
(默认会启动一个任务执行者,所以编码为 0) 的日志输出
|
|
接着,在 nc -l 9000
对应的终端窗口中输入如下数据:
|
|
最后就能够看到以下输出结果:
|
|
每行字符以空格进行分割,然后分别进行汇总统计,得到的输出结果一致。
3 扩展阅读
如果你在官网阅览,应该也曾看到过 TimeWindow
时间窗口的例子,下面是 Demo
代码
|
|
这里的程序代码核心点在于,比之前的多了一个算子 timeWindow
,并且有两个参数,分别是时间窗口大小以及滑动窗口大小(Time size, Time slide
),下面是简单的输入和输出示意图:
由于滑动窗口大小是 1s,窗口是有重合的部分,然后每秒统计自己所在窗口的数据(5s 内传输过来的数据),可以看到第 6s 时,已经舍弃掉第 0s 输入的字符串数据。
小伙伴们也可以修改一下时间窗口大小和滑动窗口大小,然后输入自定义的数据,进行不同参数的设置,看下输出效果如何,是否有达到自己的预期。
这里先初步接触一下 时间(Time)和窗口(Window)概念,之后慢慢接触逐步加深理解吧。
4 总结
本文基于 Mac
系统、 Apache Flink 1.9
版本进行了项目搭建和 Demo
编写,介绍了 Suorce -> Transformation -> Sink
的流程。简单的实现了一个字符计数器,往套接字数据源 SocketTextStream
,源源不断的输入,然后进行统计出现的次数,如有疑惑或不对之处请与我讨论~
5 项目地址
https://github.com/Vip-Augus/flink-learning-note
|
|